•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革命文艺创作展即将开幕 发布时间:2015/7/23 11:42:26   来源:艺术中国

开幕式:2015年7月25日

展期:2015年7月26日——10月15日

展厅:龙美术馆(浦东馆)第二展厅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2255弄210号

学术支持:陈履生

从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都有一个明确的与社会政治相关的主题思想,这是过去的时代特点。这些主题或反映历史或表现现实,其思想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的追求或浪漫主义的情怀,都印证了那个激情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主题创作紧密结合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要求,不仅歌颂了革命历史,而且参与了社会现实。然而,因为现实政治的原因,主题创作的命运多桀也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美术创作中的一个特别的现象。

在各类主题创作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是从抗战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抗日救亡”很快成为了抗战时期唯一重要的社会政治主题。在这场民族斗争的特殊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不仅指挥自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的战场上和敌人战斗,同时为了战争的需要建立了培养革命文艺干部的“鲁迅艺术学院”,利用文艺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革命武器。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涌向延安,集结成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投入各类抗战文艺活动,创作了大量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担负起了唤起民众、动员民众抗日救亡的文艺抗战使命。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形态,也奠定了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

本次展览选取龙美术馆馆藏主题美术创作作品一百余件,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为起点,进一步展示了在各个时期创作的以“解放战争”和“新中国”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回顾了自延安以来革命文艺的主题创作历程,展现了抗战文艺作为协助革命工作的重要工具,也为后来大量的主题创作奠立了基础。

自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发展到20世纪末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正好像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样,尽管社会的需要在减弱,主题创作也不再成为一家独尊,可是,它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叙事方式,却是许多非主题性的纯审美或纯表现的作品难以比拟的。所以,本展览既是历史的回顾,也是为现实提供镜鉴。革命的时代虽然成为过去,但是,革命的时代所遗留的精神与品格,以及某些值得借鉴的方式与方法,却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份遗产。

部分展出作品:

第一部分:抗日战争

段干青《保全领土完整》木刻版画 18×13cm 1936

柳青《粥》布面油彩 170×140cm 1984

全山石《中华儿女——八女投江》布面油彩 192×300cm 1989

沈柔坚《盘查哨》木刻版画 21×17cm 1945

苏高礼、杜键、高亚光《太行山上》布面油彩 250×360cm 1981-1984

汤沐黎《转战南北——抗战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布面油彩 118×232.2cm 1977

彦涵《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木刻版画 23.3×18.2cm 1943

第二部分:解放战争

邓邦镇《刘邓大军过黄河》布面油彩 109.5×227cm 1977

季宏敏《金珠玛米》布面油彩 160×180cm 1994

第三部分:新中国

古元《鞍钢的修复》木刻版画 40×30.5cm 1949

靳尚谊、傅植桂《把第一根无缝钢管献给毛主席》布面油彩 60×50cm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