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18/10/15 13:07:33   来源:艺术中国

研讨会与会专家合影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敦煌文化学会共同承办的“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9月21日至22日在敦煌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英国伦敦大学教授韦陀、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百桥明穂、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侯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任平、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史瀚文、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大竹卓民、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院长田卫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王见等中外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品田常务副院长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品田常务副院长代表主办方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敦煌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汇的重镇,在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多年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丰厚文化艺术资源,对我们了解这一漫长历史时段的艺术样貌,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数代学者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孜孜以求的探索,构建起了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包括敦煌美术学在内的敦煌学学科。敦煌美术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希望此次研讨会围绕美术和敦煌这两个核心词展开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取得丰硕学术成果。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员致辞

敦煌研究院赵声良副院长在致辞中说,敦煌艺术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也是认识和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宝库。以美术学角度看敦煌,敦煌石窟所包含的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思想。对不同时代作品风格及其源流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敦煌艺术研究更体现出其特殊的意义,这也是举办此次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主持会议

敦煌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汇的重镇,在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多年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丰厚文化艺术资源,仅莫高窟就开凿了700多个洞窟,塑造了2400多尊泥彩塑,创造了45000平方米壁画。在中国早中期建筑、雕塑和绘画少有原迹存留下来的今天,无名匠师的这些大量作品,对我们了解这一漫长历史时段的艺术样貌,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特别是100多年前藏经洞中2至14世纪总数约60000卷的古写本和印本文书的发现,数代学者经过艰苦卓越的奋斗和孜孜以求的探索,构建起了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包括敦煌美术学在内的敦煌学这一学科。

研讨会现场

敦煌美术,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策划和举办,旨在推进敦煌美术学相关研究的全面开展,以一批高品质的学术成果,促进敦煌美术学研究范式的建立,以弥补敦煌学研究在美术学研究方面的不足,为构建完整意义上的敦煌学,以及敦煌学进一步向纵深继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同时,也期望通过这个学术平台,发现和培养一批敦煌美术学方面的研究人员。

研讨会现场

基于这一宗旨,研讨会对敦煌美术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讨,其主要议题包括:1.敦煌美术色彩学、材料学、造型学等基础理论(技法)研究;2.敦煌美术历史研究;3.敦煌美术比较研究,包括敦煌美术与丝绸之路沿途同一文化类型中的敦煌以西、敦煌以东地区美术的比较,与丝绸之路以外地区不同文化类型美术的比较;4.敦煌美术与现代发展研究,探讨敦煌美术传统与现代发展的关系,探索在新时代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如何立足敦煌美术传统,开创当代敦煌美术新局面,谱写当代美术新篇章;5.史前美术、少数民族美术和出土简牍书法等研究。作为大的敦煌美术概念,其研究范畴不仅应该包括传统观念下以敦煌佛教壁画、造像、石窟寺等美术遗迹、美术事件、美术现象和相关人物等内容,也应该包括敦煌及其周边地区史前美术和该地区少数民族美术,甚至也应该包括该地区出土简牍书法。研讨会所涉议题理应含有史前美术、少数民族美术和出土简牍书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韦陀作学术发言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韦陀以《莫高窟第17窟的一幅非凡画作》为题展开论述,大英博物馆斯坦因藏品中有源自莫高窟第17窟的绢画,其中有一幅独具特色,明显区别于其他画作。他从颜色、形制、主题和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这幅画与其他《观经》画作的区别来看,它既非源自敦煌,也非直接来自长安或洛阳的大型寺院,而是源自四川,随后被带至敦煌。

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百桥明穗作学术发言

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百桥明穗的发言题目是《敦煌莫高窟隋代洞窟及其开凿背景》,他指出隋文帝宣布复兴佛教,同时评定凉州、重新打通河西走廊,使敦煌地区的写经、造寺以及莫高窟的开窟活动繁荣一时。隋代虽然是一个只延续了38年的短暂的王朝,但在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中,却有约五分之一都是隋代窟。这一时期佛教信仰向大乘大步迈进,壁画主题上看,隋朝是从北魏、北周流行的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向大乘经变画过度的探索期,但隋末却是莫高窟图像发展的停滞期。直到唐代,敦煌壁画的图像才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讲师大竹卓民作学术发言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讲师大竹卓民认为敦煌美术学还只是刚刚开始,尽管有很多关于敦煌的报告、文章,见诸于大小报刊杂志,但大部分都不构成敦煌美术学的资源。只有在大量的碎片信息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有一个敦煌美术学的大轮廓、大框架。目前,敦煌的近500石窟,只有285窟是做了全覆盖式的科学的综合性调查。2018年的今天,敦煌美术学的研究,必须是以科学的考察调研为前提、为基础。他以此提出论文《媒介·支持体——从素材看敦煌壁画的言语体》。

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史瀚文博士作学术发言

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史瀚文博士由西方的珍宝馆引发思考,以之为视角来审视莫高窟及其内容和功能。通过研究莫高窟的部分石窟,尤其是盛唐以来的石窟,深入探讨诸如古人是如何开凿的这些石窟,为什么要开凿这些石窟来作为宗教仪式场所以及与神灵沟通的通道,特别是这些石窟在视觉规划方面又是怎样通过运用“差异性组合”的方式,来宣扬其社会目的以及佛教的慈悲悯世教旨等问题。

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所美术研究室主任段氏美香作学术发言

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所美术研究室主任段氏美香副教授的发言,对敦煌第72窟至111窟佛像与越南北宁省阮文安寺佛像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越两国古代工匠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思维等方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任平作学术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任平的发言题目是《敦煌书法研究三题》,他指出敦煌书法,是一个以收藏地名命名的艺术品种名称。它可能有多种书体,多种文本内容,各种地区特征,各家风格,因此,对敦煌书法的研究,是一个具有跨学科特征的课题。他从书体源流、俗字对文意解读的影响、文本流传及其文化历史背景三个方面来分析,认为敦煌书法留给我们不少书法史研究的未曾涉及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将会对中国书法史和敦煌学都具有填补空缺的意义。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侯黎明作学术发言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侯黎明的发言题目是《敦煌壁画临摹学概述》,他任务敦煌壁画艺术辉煌灿烂,其传播于海内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临摹。敦煌壁画临摹学在传播弘扬敦煌艺术的事业中渐成轮廓。他通过对六十年来敦煌壁画临摹实践的回顾,汇集梳理、分类堪定,对各时期壁画的临摹技法流程进行总结,以期将敦煌壁画艺术的临摹研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学术化,完善敦煌壁画临摹学,以期将敦煌壁画艺术的临摹和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院长田卫戈教授作学术发言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院长田卫戈教授发言题目是《百年情缘——中国近现代美术与敦煌艺术》,他指出整个20世纪的中国美术,与敦煌有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美术的敦煌情结”。近现代以来的中国艺术得到敦煌文化的丰润滋养,引发了绘画、雕塑、工艺设计、舞台艺术、书法等创作中的“敦煌风”,敦煌始终是中国艺术的源头净水。我们应当梳理和廓清敦煌赋予中国近现代美术历史影响,由此来探索、分析“敦煌美术”和“敦煌美术学”的理论框架。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孟嗣徽作学术发言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孟嗣徽发言题目是《文本与图像的产生与传播》,她从犍陀罗地区的博物馆和遗址的实地考察中所发现的一些文化现象,例如一些图像的产生、传播和消失的问题,来解释以往图像研究中可能忽略的问题。她指出犍陀罗和贵霜的历史,可能使佛教史、中国史乃至丝绸之路的历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吕光博士作学术发言

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吕光博士的发言《敦煌壁画色彩设计量化分析初探》,以色彩设计系统标准为平台,用BCDS色彩评价体系从色彩的物理和心理文化两个方面,客观地量化分析和评价敦煌壁画色彩设计的视觉调和性、心理文化外延和内在的统一性,从色彩设计和颜料方面探讨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用现代色彩设计学理论,在艺术和科学现实中做逻辑上的设计和分析,为在色彩方面理解敦煌壁画色彩做基础工作。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王见作学术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王见的发言《敦煌壁画必须成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的重要叙述》,对有关敦煌壁画及其“敦煌美术学”的研究问题进行论述。发言指出,敦煌壁画没有在中国美术界获得真正重视,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壁画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叙述。在对照说明古代壁画衰退与纸本水墨画在两宋兴盛,比较两宋水墨绘画与壁画特点之后,提出需要从“敦煌美术学”及其绘画研究的意义上,对敦煌壁画进行梳理,并开展个案研究,才有可能使敦煌壁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中成为重要叙述。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作学术发言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研究员的发言《传统艺术的复苏》指出敦煌元素是敦煌艺术中最具敦煌本土特征的文化符号。敦煌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从容量上来看可以分出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敦煌艺术的全部内容,即指敦煌艺术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文学、音乐、舞蹈、服饰、百戏等各种不同艺术类型于一体;第二层次——敦煌艺术中的主要部分是敦煌石窟艺术;第三层次——敦煌石窟艺术中的主要成分是敦煌壁画。我们以敦煌壁画的技法、材料、造型语言、发展脉络、风格演变和美学特征,利用敦煌元素展现当代艺术创作与设计之美,从而服务于现实审美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建宇作学术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建宇的发言《四曌同窟——从日月图像看敦煌285窟的多元文化交流》,对敦煌北凉至北朝唯一纪年窟——285窟窟顶东披、西壁顶部和西壁的四对来源各异的日月图像进行分析,通过细致的图像比对,指出三批工匠的不同手法和四曌图像的各自来源,揭示其所折射出的多元文化交流之历史实况。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南南作学术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南南博士的发言《所谓〈文殊写经图〉与〈玄奘译经图〉》,对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藏《文殊写经图》和四川省图书馆藏《洪武南藏》(或称《初刻南藏》)“法”字第八、九函唐义忠撰《大乘百法明门论疏》(《百法忠疏》)卷首扉页版画《玄奘译经图》的图像进行分析,对其题材内容提出新的看法,并进一步认为二图应分别命名为《世亲菩萨(或无著菩萨)造论图》及《法相(或慈恩)三祖图》,同时对弥勒三尊中二胁侍的身份问题进行推测,认为历史上确实存在以无著及世亲为胁侍的弥勒三尊组合。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弌博士作学术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弌博士的发言从敦煌第17窟图像的考证入手,进入民俗宗教、历史文化和人的灵魂生命象征意义的层面,认为讨论高僧邈真及其所处的空间、影堂,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它的空间意涵从何而来?体现为几种层次?作为亡者像,影堂并不涉及僧人遗体的瘗埋,其空间意涵却与瘗埋方式密切相关。瘗埋通常意味着藏,贮于塔内,纳于函中。影堂则有公共意味,面向僧众,受纳供养与崇奉。然瘗埋并不全然只是藏,亦有陈示。这种陈示或源自布施。在中古中国的语境下,僧人遗体牺牲与布施的意味逐渐褪去,陈示过程自身成了某种圣迹,进入僧传与时人写作中。这一圣化的过程,最终凝固在起塔供养僧人遗骸的那一刻。影堂所供奉的高僧影像,尤其装藏高僧骨灰的塑像,则将此圣迹叙事永久地转述为寺院的纪念碑。

中国艺术研究院杨肖博士作学术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杨肖博士的发言以《“别求新宗”与“中西比较”》为题,探讨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对敦煌壁画的两种理解。发言认为,20世纪以来,随着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敦煌学”的兴起,敦煌洞窟壁画进入现代中国艺术家视野,产生了两种重要的理解方式:一种是以康有为、张大千等为代表的“别求新宗”思路,通过寻求中国绘画之外的传统,突破“文人画”一统画坛的格局,开创中国绘画新格局;另一种是以常书鸿、全山石等为代表的“中西比较”思路,这类艺术家有学习西画传统的经验,强调敦煌壁画艺术的世界性,认为敦煌壁画不仅在历史上是汉地与西域文化交汇的产物,而且还能够与西方现代艺术发生对话。

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所长汤珂作学术发言

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所长汤珂《史前亚洲的艺术共同体》的发言,从中西亚通往东亚的这条以“丝绸”命名的通道,是近百年来各国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是公元后佛教艺术的演进通道,在它的下层还深埋着“青铜之路”、“彩陶之路”,等诸多史前艺术、史前技术的传播通道。本文将着重阐述“丝绸之路”史前艺术的本质与现象,以及在这种多元文化的驱动下,促进了华夏文明本体的创新与改变。

成都大学教师刘颖博士作学术发言

成都大学教师刘颖博士的发言《从敦煌报恩经变图像观其信仰内涵的演变》,对吐蕃窟8铺报恩经变图像进行细致解读,发现经变画构图存在以下情况:除了要有序地讲述故事之外,坚持整铺经变画的对称关系似乎是更为重要的原则;在壁面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画工可以根据壁面大小较随意地选取绘制故事的部分情节,甚至以不连贯的画面分别表现;将同一幅画面组合到不同的故事中,是弥补壁面空间不足的一种布局方式。敦煌报恩经变画强调孝亲观念,宣扬忠君孝养思想,将佛教伦理与中原传统忠孝伦理思想相结合,并将对唐王朝的思念和对皇恩的向往蕴含其中,同时也报答了为缓和唐蕃关系而努力的吐蕃赞普及群臣的恩德。

研讨会上,来自国际和国内的敦煌美术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敦煌为地理标识,以美术为核心语汇,围绕敦煌美术这个永恒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敦煌美术学研究的新局面,为美术学和敦煌学的新发展贡献了新智慧,增添了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