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黄汉明与何翔宇亮相UCCA 构建:未来新倾向 发布时间:2015/6/11 10:57:13   来源:艺术中国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5年6月11日艺术家黄汉明与何翔宇的双个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8月9日。

黄汉明以舞台布景与电影反思“时间”与“文化身份”

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的个展名为“黄汉明:明年”,是艺术家在北京的首次个展,也是UCCA“不明时区三部曲”展览系列的首展,由UCCA顾问策展人刘秀仪策划,助理策展人刁卓协作呈现。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的两件全新作品,都表现出了他对“时间”议题的深入探讨。其一为《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将UCCA的展厅甬道搭建起了一个临时舞台,层层树立了十余块木板,图像分为“太空舱”和“云端”两部分,中间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镂空,观众一直看到尽头那个不停旋转的圆形平板,红绿蓝相间的散射状线条让人眼花缭乱。在导览中策展人刘秀仪提到,艺术家请了专业的舞台道具制作团队搭建了这一舞台,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的艺术理念,艺术家坚持让制作团队使用木质结构以及手绘舞台背景力图体现传统舞台的效果。

艺术家黄汉明与策展人刘秀仪在导览

《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中的祥云图案

观众在拍摄作品

舞台布景的内容中,一方面云彩的纹样参考了描绘宇宙的中国传统粤剧舞台以及敦煌莫高窟宗教壁画,另一方面的太空舱图案则受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典型科幻电影所启发。过去与未来,明亮与昏暗,具象与抽象的图案混合碰撞,形成了艺术家对于传统与当代艺术的独特思考。一转身则能够看到舞台布景的背后效果,是朴素的有些简陋的,与前面精彩色彩丰富的布景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于是前台与后台的界限无限模糊,并碰撞在了一起。艺术家让观者能够行走于舞台之间,得以窥探以往不得见的舞台背后,并且体会演员以及工作人员才能体验到的舞台中间的感觉。

《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中的太空舱图案

舞台布景背面

展出的另一件作品是全新录像作品《明年 | Next Year | L’Année Prochaine》,本次在UCCA的展出为该影像的首映。在这部作品中黄汉明一人分饰男女多角,并亲自用法语配音,重新演绎拍摄了阿兰·罗伯-格里耶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片段。电影讲述了一位住在奢华酒店中的女子邂逅一名陌生男子,这个人对她说他们一年前曾在马里昂巴德会相遇并相爱,约定在此重逢、私奔。然而女子莞尔一笑后矢口否认,最终突然让步与这位男子一起奔向未来。这部电影将人的意识运动用影像语言表述,镜头时间随着思想活动而拍摄,有时重复,有时倒退,有时纠缠不休,有时一片空白。

黄汉明选择了以热爱文艺的青年人为目标顾客的上海马里昂巴咖啡馆以及复兴公园等场所作为拍摄背景,本身即暗示着当今文化上的时差被抹平的普遍现象。作为一名常年生活在柏林的新加坡艺术家,文化上的身份一直是黄汉明作品中被经常讨论的问题。他一人分饰多角,在拍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情感转变,从而将电影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转换为对主观世界的再现,一方面让作为表演者的黄汉明的情绪更易于直接和外化地展示;另一方面,观众在凝视另一个主观世界时,仿佛在对视某种镜像,从而观看到自己的意识处理内在时间的方式。电影这一媒介由于其“国际化”、传播广泛的特征,常被艺术家用以影射当下民族文化身份混乱、趋同的现状。

《明年 | Next Year | L’Année Prochaine》展览现场

《明年 | Next Year | L’Année Prochaine》片断

何翔宇以“口腔计划”实验感官绘画

作为UCCA对新兴的艺术实践保持长期关注的进一步推进,“新倾向:何翔宇”拉开了聚焦中国青年艺术家系列展览的序幕,策展人为郭希。何翔宇从沈阳师范大学毕业仅一年之后,就凭借2009-2010年创作的“可乐计划”这一作品第一次引起关注。这件由工人们将127吨可乐熬干而形成了漆黑的液体和大量黑色的、类似土壤的沉淀。作品的视觉表征引起了人们对“肥沃”的联想,事实上这些东西却是废料,引发的矛盾与反差引人深思。另一件作品“坦克计划”于UCCA举办的“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2013年)首次展出。在艺术家指导下,众多工人精心缝制了一辆等比例的苏联式坦克,这辆软塌塌的“军事机器”由超过400块高品质意大利皮革缝合而成。物质的和暂时的需求被体现在“坦克计划”和“可乐计划”之中,体现了当代艺术体制化与商品化之间的冲突。从2012年开始艺术家开始从宏大的艺术创作中转向了对于味觉触觉等细微感觉的表现。

策展人郭希,UCCA馆长田霏宇和艺术家何翔宇在导览现场

观众拍摄作品

展出作品

本次展览展出了何翔宇已经进行了四年的“口腔计划”中的365幅绘画,几乎占到了这一计划总作品的一半。从2012年何翔宇搬到了纽约居住,那时学习英语发音觉得改变了口腔中的一些感觉,影响了自己对于口腔的识别,于是他开始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进行艺术创作。他想要将这些口腔的微小变化表现出来,将舌头触碰上颚的突起和凹槽获得的触感翻译成图像,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与自己的对话与交流,并发现了这种实践方式思维方式的新的可能性。

本次展览展出了“口腔计划”中的六组绘画,包括在纸上的水彩、水墨与综合媒介。《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16-1》这一组作品中的黑色线条有一些解剖图示的感觉,这组作品是艺术家最初的探索与尝试,用黑色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描绘再现。后来绘画中的线条变得越来越模糊,色彩开始变得丰富,红色和肉色开始出现,再后来深深浅浅的黄色成为了这一系列的主色调。艺术家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线条与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以高度敏感的绘画语言描绘了深邃的内心世界。可识别的解剖结构消逝又重新浮现,最终演化成为的黄色区域只有关于形式最微小的暗示。何翔宇在导览中提到:“艺术家每一个阶段的转化过程其实都是由于我的肉体和精神感觉疲劳,之后对自己排斥厌倦的一个过程。”他在这样一个个艺术阶段中不断创作新的艺术,不断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