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晴:以苏州文献展推动“苏州学”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6/8/20 17:28:19   来源:雅昌艺术网

    自古以来,苏州以文化鼎盛、精致典雅而闻名,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与世界的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从太仓刘家港起锚的,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2016年8月,由苏州美术馆、苏州市美术馆协会主办的2016 首届苏州文献展即是在“一带一路”蓝图下,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为出发点,以“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和瑞士苏黎世约翰·雅各布斯博物馆馆长、第12 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罗格·比格尔担纲策展人,通过艺术创新与文献研究的形式,将当代苏州与历史苏州相互交叠、相互发现、相互激活,尝试在不同时间维度中立体深入地诠释苏州的文化历史之内涵,重绘苏州与世界的历史版图。

  雅昌艺术网就此专访了首届苏州文献展中方策展张晴。

  雅昌艺术网:张晴老师您好,首届苏州文献展即将启幕,为什么本次展览采用了“文献展”的形式,而不是“双年展”、“邀请展”这些形式,其中包含怎样的考虑?

  张晴:首先,我是国际双年展协会的创始人,协会旗下有世界上两百多个双年展,管理着两百多个双年展的交流。但作为双年展的从业人员,我也在反思双年展到底带来的是什么?

  双年展是一种形式?还是周期性,代表两年一次?我们要探讨双年展的本质是什么?诉求是什么?不能仅仅冠以“某某双年展”。“双年展”应该有特别的指向性,先锋性,是反思的、对艺术潮流发挥引领作用。但当下众多的双年展,就是一个名称而已,丧失了双年展的诉求,这是我和罗格两个人的共同认知。

  为什么要做文献展?早在1937年,江苏省第二图书馆设在苏州,当时的馆长叫蒋吟秋,他开创了“吴中文献展”。在可园举行的这次展览,极盛一时,展览集苏州各界知名人士和各乡里艺术文献典籍,聚苏州文化之大成,开文献展之先河。

  当时,吴中文献展有几个优势,它在国际博物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先进理念。我们且把收藏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立收藏,例如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收藏机构。另一方面,苏州还有很多私人藏家。蒋吟秋提出,能不能把公立的收藏与私家的收藏变成公共的社会文化资源,让全体市民来享用?这个理念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很先进。不久后,七七事变爆发,战乱导致吴中文献展停滞,不能再做第二届,第三届,迄今为止,已经过去79年了。

  79年后的今天,我们重启“ 首届苏州文献展”,是继往开来。苏州文献展不是我们独创的,而是有传承的,它是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历史的缅怀,和对先哲的追忆。

颜文樑 斯里兰卡停泊 油画  1928

吴作人 大漠行 油画  1957

  雅昌艺术网:你觉得在苏州,举办这样一场文献展有哪些优势?

  张晴:首先,我在上面讲了,我们有1937年的先例,这是一个历史的优势;1937年,在巴黎世博会上,毕加索为西班牙国家馆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诞生了,1937年还发生了很多事件,是不凡的一年。

  没有人知道,1937年中国就有一场文献展,甚至中国人也不知道。所以我们提出“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重世界史”,我们研究苏州,不再像以前那样,是苏州人研究苏州,我们如何把苏州放在放在全球史的角度去看待?

  第二,这次的外方策展人罗格·比格尔是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从世界范围内,一提到文献展,肯定首先想起1955年在德国卡塞尔的文献展,它讲的是二战之后,在冷战格局之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如何通过文化交流来促进外交,这是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乒乓外交”的道理很相似。

  在英文搜索引擎里面搜索“文献展”,就是卡塞尔,不是其它的。卡塞尔文献展已经发展为和威尼斯双年展并驾齐驱的“航母”。而罗格恰好是2007年的策展人。

  雅昌艺术网:首届苏州文献展的主题展叫“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重世界史”,请诠释一下这个主题的缘起是什么?

  张晴:在全球化的今天,准确地说以世界体系视域观察历史的今日,对新世界史的书写期待更加广阔而深邃的目光,以突破单纯的地方史、区域史和民族国家框架,对各地区、各文明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进行重构与解读,在更平等全面的框架中呈现立体的历史图景。

  今天,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在苏州,对它的文化历史内涵进行挖掘与演绎,不是重复线性的文化历史的固有范式,而是将苏州视为构成世界历史与体系的要素之一,把世界时间和苏州时间交叠相对,以“多重时间”为主题及其方法,重新描述苏州与世界的碰撞与交流,展现苏州之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探讨苏州所蕴含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托马斯·拜勒  壁纸 2016

贺野 虎丘残雪 中国水墨画 1989

  雅昌艺术网:苏州文献展想要探讨的学术问题是什么?

  张晴:苏州具有2500 多年历史,既是保存中国古典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城市典范,又与中国现代性密不可分。上海是从1843年才开始开埠,“上海学”已经有人在研究,但苏州没有多少人研究。

  我想通过展览呼吁、提倡、建立“苏州学”,重新激活苏州的文化底蕴,这是我的个人夙愿。这里的文化底蕴并非一个形容词,而是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个特殊性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使苏州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域的文化,也区别于整个世界的文化,所以要把这种特殊性更好地,更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

  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通过一系列展览,对历史和文化的再认识,就是为了推动“苏州学”的建立。

  雅昌艺术网:“多重时间”的内涵所指是什么?请解释一下。

  张晴:“多重时间”下的苏州不仅是一种认识和想象,更是主体性的探求,既是在深入内部的具体性、扎根于自身历史与现实基础上的视野的外向伸展,又是在全球联系与重访历史的对仗之中的自身反观,这是一种全新的自我发现与认识框架。

  “多重时间”是打开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的路径,是以苏州为线索的新型世界史视野:以苏州为起点,城市史、亚洲史乃至另一种世界史、全球史,彼此在关联中有机的并置和生动起来。这些“多重时间”会构成一种互补和辩证法,以新的全球史叙事打通古今并破除内陆历史和海洋历史被分开审视的格局;通过“多重时间”重返苏州,展现东亚特殊的现代性。

  举例来说,早在摄影术发明之前,有个外国记者写了一篇采访,其中提到了苏州有虎丘山,有虎丘塔,但泰晤士报的插图员没有来过苏州,不知道虎丘塔具体是什么样,他就根据报道的文字进行想象、创作。当时的西方人以为这就是虎丘塔。

  这张图片今天拿到苏州来展览,苏州人会质疑:“这不是我们的虎丘塔!”

  这就有趣了,苏州人认为这不是虎丘塔,但西方人早就认定这是虎丘塔了,这就是多重时间!一个是苏州时间,一个是世界时间,所以苏州与另一重世界史就是这样构成的。

  我们并没有把虎丘塔翻译成英文,把虎丘塔的照片传播到世界各地去,但西方人早就传播了,在传播当中发生了差异,产生了文化误读,从而形成了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是由苏州人感受到的,但即便是误读,也构成了苏州和世界的关系。

苏州虎丘塔:1843 年,收录于英国版画家阿隆姆出版的有关中国的铜版画集中,此幅作品描述了苏州虎丘的景色

  雅昌艺术网:你反复提到“时间”,这似乎是一条线索,时间之于你,或或者说对于苏州的意义是什么?

  张晴:时间的过去是历史,时间也代表着未来,我们要用大家公用的东西来讨论苏州。

  雅昌艺术网:我们如何通过苏州文献展来重新认识苏州?

  张晴:历史研究一般是线性的,按照唐宋元明清的顺序。还有一种方法,是研究“疆陆史”,研究中国历史的同时,再研究一下蒙古、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历史。但我们的历史研究缺乏的视角是“海洋史”。

  郑和之后的明代,我们在海洋上一天不如一天,直至甲午战争。我们对海洋的重视、开发、利用在那个时段是不够的,导致了我们历史研究的不够。然而今天,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海洋文明,整个国家,整个世界都意识到海洋是多么重要。

  国家提倡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重新放置进一个更广阔的途径当中去,通过海洋来了解世界,把中国和全世界联系在一起,把世界的未来和今天联系在一起。因此,海洋在21世纪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关键词,

  举例来说,郑和下西洋起航就在苏州太仓,当时太仓被誉为是六国码头,外交和外贸都在此进出。中国的皇帝一直认为北方游牧民族是祸患,不断与北方国家交战,粮草和银元等军需是从太仓的刘家港进行运输,到塘沽,转入北方战线。

  还有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从太仓到长崎,对浮世绘产生了影响。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到苏州和海洋的关系。所以,无论从军事、政治、文化贸易,都是以苏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发散性的格局。

  其实当时上海还没有开埠,苏州统领着江南政治文化经济,他是一个海洋城市,已经和海洋文明发生了关联,从海洋历史的视角来看待苏州城的发展,看问题就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只说苏州和园林的关系。这些研究对我们重新认识苏州很重要,在以往是不太被重视的。

  雅昌艺术网:本次苏州文献展分为哪几个部分?

  张晴: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主题展“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重世界史”、‘吴中文献展’研究展(第一期)、“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与园林邂逅——当代艺术展”,以及并结合展览邀请国内外学术大家举办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学术座谈会。

  雅昌艺术网:这四个板块内在有怎样的逻辑联系?

  张晴:在主题展中,四十多位艺术家用作品形成一个交响;做“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是因为苏州自从太平天国以来一直式微,但我们回溯历史找到了一个宝贝,它让苏州百姓保留了当年的自信,虽然有这个自信,但过去了79年,我们要把它激活,像山泉一样,要找到潺潺源头。

  雅昌艺术网:主题展甄选艺术家、作品的标准是什么?是先选艺术家,然后再选择其作品?还是先选作品?作品是为主题量身定制的吗?一定是与苏州有关吗?

  张晴:标准很简单,即按照学术主题寻找艺术家,来诠释主题,这批艺术家很多是与我共同成长的,所以我了解他们。有些是为展览定制,有些不是,但都与主题、与苏州发生联系。

蒂娜·格威洛维克 穿越人海的钻石 混合媒介  2016

玛雅·黛伦 暴力的冥思  影像 Video 1948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采用中方和外方策展人联合策展的形式?中外策展人在选题的时候是怎样讨论的?中西方策展人在甄选艺术家和立定展览主题的时候会不会有东西方语境、观念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点?

  张晴:苏州文献展定位成一个是国际展览,邀请外方策展人理所当然。早在1937年吴中文献展的时候,就把苏州市的资源拿出来分享,现在苏州本身也是一座外向型城市,理应由中外策展人来策展。

  现在的东西方不再是鸦片战争以前的东西方,我们相互了解和尊重,友好地商议,“和而不同”。文化需要差异性,才是国际交流,例如我们讲的都是伦敦英语,就索然无味,要讲着不同地区的英语,才是文化交流。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苏州文献展当中设置了“‘吴中文献展’研究展”这样一个板块,是如何考虑的?策展团队做了哪些工作?

  张晴:79 年前,“1937 年吴中文献展”充分展现了苏州地方文献的丰富性与展览之前瞻性。这既是彰显苏州文化凝聚力与文化特征的重要事件,也是20 世纪前期苏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1955 年德国卡赛尔文献展”建立,文献展的模式已经成为国际诸多城市展示各国当代文化艺术的通用做法。“1937 年吴中文献展”在全球文献展系统中当属先驱,亦引领了当时中国地方文献展的风潮,显现出20 世纪前期苏州文化中的开放性与现代性基因。

  79 年后的今天,我们以“苏州文献展”重返历史,追寻“吴中文献展”的遗存,是历史的巧合与必然。当年的史料由于历史变迁、战火纷乱、社会更替和人逝家散等多种原故,已经无法完整的聚拢与呈现。我们尽力从各个博物馆、图书馆收集展览图录、书籍、书画与报刊杂志,包括散落于民间的部分资料,经过整理和初步研究,进行复原与重建。

  这一复原与重建之举不单纯是为了史料的收集,而是站在当代的、国际的、本土的关联新语境中,展现创建“苏州学”之雄心。如果说地方文献是维系中华文化绵延、编织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纽带,那么激活苏州的文化与历史,其目的是重新开启苏州的当代性与引领性。这是本次展览的使命与追求,也是为何以“1937 年吴中文献展”为源头,来期待另一种当代艺术在苏州发生。

  雅昌艺术网:“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这一分展览的设置又是怎么考虑的?

  张晴:今天,“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展出苏州老照片、西洋新闻报刊中的版画插图、历史地图等文献,其中包括苏州园林、名胜古迹、城市景观、百姓生活等多元面向的历史图像珍品。展览以苏州这座城市为聚集点,通过影像,在世界早期影像术的镜头中,将历史多维度与文化多层次的苏州风貌与日常生活、百年苏州人民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变迁淋漓地显现出来,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产生出“多重时间”般的今昔重迭与对比。

  历史化的思绪总是在对比中寻觅重迭的可能,从中想象、抚摸苏州文化的特征与历史的温度。这一丝丝特征与温度,是苏州文化历史的碰触与再现,使我们在“多重时间”视野的框架下追问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及其可能性。我们相信,“苏州学”丰富复杂的现代性、多元的当代性即将显现。

苏州虎丘

苏州古城午后的街道

苏州水巷

  雅昌艺术网:“与园林邂逅——当代艺术展”是展览的第四部分,为什么要提“园林”?你也是苏州人,并且自述是一个园林情结深重的苏州人,“园林”在你眼中是什么?

  张晴:园林是苏州最美的女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城市的经典美学,承载着苏州历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古典园林与苏州文化的独特性密不可分,可以说,这一“时间飞地”是外界识别苏州的标志,交织着历代园主们心灵的时空线索,蕴含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密码。

  本次“与园林邂逅—— 当代艺术展”以“多重时间”—— 一种崭新的世界史观重返苏州园林, 希冀溯源建园者们的殚思极虑和澎湃的精神世界,跨越时空的起伏,演绎含蓄且隽永的苏州文化之底色,映带古往今来苏州文人名流的精神载体。

  本次展览更是为了发现“历史的邂逅”与“时间的交错和延伸”。对园林的探索和再现将勾连、重合、离散苏州时间、天下时间及其世界时间。苏州园林潜藏的诉求与文人园主的精神,以及他们在各自时代心神恍惚的心灵表达、梦想与失落,托付于园名的傲骨与禅机,成就意外的“天下”文化的潺潺活源。

双塔

朴园临水亭

  雅昌艺术网:你去年在苏州美术馆策过一个以园林为主题的当代艺术邀请展,为什么今天再次提园林?

  张晴:我为什么再次策园林?因为每次看园林都不一样,就像我们读《红楼梦》,二十岁看,五十岁看,八十岁看都不一样,不同经历的人看也不一样。

  所以园林是需要不断解读的,在春夏秋冬、阴晴圆缺等不同时段,以不同的视角观看,园林本身包含着许许多多。你对园林的内涵理解得有多深,才能理解我为什么做园林,为什么现在又要做园林?

  “与园林邂逅—— 当代艺术展”的作品,带着当代艺术的视角与对当代性的思考,重访双塔、朴园及更为私密的园林。在这些见证千年姑苏历史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场所中,“多重时间”的展览主题和方法,将使当代艺术作品与园林邂逅,使多样的艺术样式与媒介在与园林邂逅的瞬间,相互问候、相互动情、相互激活。

  雅昌艺术网:据你所知,西方人是怎么理解园林的?

  张晴:罗格告诉我,在西方人眼中,园林像神话中的瑶池仙境一样,里面住着仙女,他们夹杂着很多情感,对园林进行臆想,他们希望能在园林中邂逅仙女,已经满足他们期待的想象,这是西方人对园林的解读。

  所以,这次我们同样要了解外方策展人、外国艺术家是怎么理解园林的,再重新去读园林。有句话叫“熟视无睹”,我们不能只让苏州人来讲园林,要让外国人来理解、诠释,才更有意义。进行“陌生的再察”这是展览的核心,我们不能用一种历史观来解读,要用不同的历史观来解读,才会有新发现。

石幢

狮子头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在苏州美术馆、苏州丝绸博物馆、颜文樑纪念馆、吴作人艺术馆、朴园、双塔等四个场馆和两个园林内同时举行,展品分布在这六个场所,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张晴:首先因为苏州美术馆的空间体量不算大,怎么解决呢?恰好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下属的几个单位包括苏州美术馆、,颜文梁纪念馆、吴作人纪念馆和朴园,协调工作起来比较便利,当然丝绸博物馆和双塔并非其下属单位。本次展览涉及对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史研究,丝绸博物馆是很重要的场馆,另外双塔内有个罗汉堂。

  我想把苏州古城内有文脉的场所利用起来,一系列展览可以散布在古城当中,展览就变成了苏州城市的盛事,不仅仅拘泥于一个地方,而是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文献展。

  雅昌艺术网:你曾说苏州的文化两头不靠,既没有把古城真正保存完整,又缺乏当代性,那么你觉得苏州文化的当代性应该怎么构建

  张晴:清早期,苏州很繁荣,这座城市受危难始于太平天国,战争打断了苏州的气脉,城市破坏得很严重,达官贵人、富贾纷纷逃离,苏州的人、财、物流入上海,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文化再也没有像清中期一样饱和。

  虽然民国时期,苏州还是有一批进步文人的,但是后来就没有引领时代的精神了。即使1937年的吴中文献展有引领的先锋性,但由于战乱作用,没有发挥出作用。迄今为止,苏州在电影、文学、舞蹈、美术方面都没有引领性的地位,苏州不再是文化中心,没有了引领者的姿态,同时,苏州的文化传统偏向保守,所以没有当代性。当代性是要有批判性的,即使苏州有零落的,但形成不了气候。

  今天,我们看这座城市,一体两翼,中间是古城,两边是新城,它又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开放姿态,在经济上名列前茅。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激活历史、寻找文化的血脉,把血脉接续起来,推动苏州学的建立。如何通过苏州和世界的对话,慢慢重建苏州的文化自信,让苏州的文化具有独立性、引领性、国际性、本土性和当代性,这也是我们办展的夙愿。

  雅昌艺术网:未来当“苏州学”逐步建立之后,你愿景中的效果是怎样的?如你此前所述,苏州在文学、艺术、音乐、戏曲方面都没有再当代起到引领作用,那么是否意味着未来苏州的艺术要成为京、沪之外新的一极?

  张晴:不能这样理解,这是两个问题范畴了。推动苏州学建立,也必须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不想不做,永远达不成。今天敢作敢为,言行一致,通过建立一个文化平台,联合众多的艺术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各个方面来论证,总会有一天达到。

  苏州学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是对城市的研究,我希望可以从苏州文献展开启。但它包含的内涵,是一个文献展不能完全囊括的。今天的文献展已经不限制于艺术的范畴,其能量已经很丰富了,是对原有历史的突破,是小中见大的。等过了三十年,苏州学真正形成了,苏州文献展就显得特别小,就像天空的星辰,但是是最重要的一颗星。

  今后,苏州是不是会在文艺上成为新的一极?并不是说研究了“苏州学”就能达成那样。但有了研究,相信对于其形成是有裨益的。

  雅昌艺术网:苏州文献展是否想要打造成“中国的卡塞尔文献展”?

  张晴:不,我只想打造“苏州文献展”,并不效仿卡塞尔,任何一个展览品牌都是无法复制的。

  雅昌艺术网:苏州文献展未来的设置是几年一次?两年、三年、还是像卡塞尔那样的五年?

  张晴:这个我们思考得比较谨慎,先通过这次展览综合大家的意见,再固定下来。

  雅昌艺术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