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自动机械普及之前,罗马帝国是如何建成的? 发布时间:2015/12/28 14:43:49   来源:财新网

        面对罗马城中的帝国遗迹,从古市场废墟到公共浴场,浩大的规模体量让你困惑——在自动机械普及之前,这些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当然都是靠人力。而罗马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村落,在诸强环伺当中,发展成为庞大帝国的原因,正是充沛的人力输入,而不是诸神的眷顾。近年爆红的英国古典学家玛丽•贝尔德在她的新书《SPQR》中如是说。书名是“罗马元老院及子民”的缩写,至今仍然可以在罗马大街的下水道井盖上看到(假如您有去那里的旅行计划,不妨留意这个细节)。

 

  帝国的人口经常来自新近征服的地区。他们可以被吸纳为公民,作为交换,他们必须加入军团服役,在进一步的扩张中为王前驱——古代国家的繁荣,除了税收还要依赖军事掠夺——而那些被征服者,用作者的话说,则被强迫或是“欢迎”,成为联盟的一员。也正因为如此,罗马人一定无法理解如今的非法移民概念。当然那个时代也没有辅助移民的福利安排,更谈不上法律上的平等关系。这一个西方各国纠结于移民问题的时期,这个话题本身就会引起关注。帝国成长中的种种举措,大多来自现实政治的权宜之计,而不是个别伟人的雄才大略。贝尔德在书中断言,一个皇帝的个人品质,不论贤明昏暴,对于帝国版图内的多数居民关系不大。皇帝是帝国的产物,而不是相反。政治自有其超越一切个人意志的历史逻辑,虽然帝王将相也有顺应时代精神和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分别。

 

  贝尔德是英语世界的明星学者,除在剑桥大学教授古典学,也是一个多产的写作者。此外,她还经常出现在广播电视,主持节目,讲解历史。她的学术兴趣经常表现在一些偏门领域,从罗马人的幽默感到性自由,从宗教信仰到凯旋仪式,无时无处不在显示其广泛的涉猎。她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网站上开辟的博客,也很受欢迎。有报道称,一个英国女生出了一本诗集,书名就叫《等我长大,要做玛丽•贝尔德》。其社会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媒体曝光多了,自然也少不了挨骂。2001年,她把纽约世贸中心的9 / 11恐袭,说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后果,严重伤害了大洋彼岸人民的感情;最近年她为英国穆斯林公开辩护,又遭到网民人身攻击式的谩骂。不知她对移民和人口问题的态度,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她对罗马历史的阐释。

 

  既然人口是一项关乎帝国命运的资源,那就在相关政策上采取灵活态度。到了公元三世纪,卡拉卡拉当政时,这位皇帝颁布敕令,承认版图内的所有居民,从叙利亚到卡里多尼亚(今天的苏格兰地区),全部享有程度不等的公民权,不论是否到过罗马城,是否会说拉丁语,都可以自称Civis Romanus sum(我是罗马公民)。这句出自西塞罗的古话历史上曾被多次引用。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在新建的柏林墙下那次讲演中,以此对应那句鼓舞德国士气的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一个柏林人)。这里可以明显感到历史的延续性。当年第一次去美国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如果某个人家的果树枝条伸长到篱笆以外,路人便可以合法采摘。后来一个听德国汉学家说,这个划分公共与私人界域的古老习俗源于罗马,在欧洲也有所保持。

 

  《SPQR》一书的时间跨度,从罗马的建城神话直到公元三世纪,基本限于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前。这一点,表明作者的着眼点完全不同于吉本的经典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在罗马的兴衰之间,她更关心前者。按维吉尔的史诗《伊尼阿斯纪》的说法,这是一个亡于希腊联军的特洛伊逃难者建立的国家,也因此具有接受新成员的开放性,虽然其过程极其野蛮残暴。对于新攻克的城邦,他们劫掠之后可能允许其依照原样运行,只要称臣纳贡,提供兵员。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贝尔德这样认为。

 

  这部书带给读者最多的乐趣,或许是那些关于罗马生活物质方面的细节。比如在布匿战争中,一位军团统领如何用假手作战。另外,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败于屋大维之后,为免于被俘之后可能的羞辱,用藏在水果篮中的毒蛇自杀。这个说法通过莎士比亚的悲剧,还有玉婆主演的好莱坞大片,固化在公众的印象中。然而贝尔德对此持怀疑看法。她认为当时流行的果篮,很难装得下一条成年的尼罗河蝮蛇。这些知识,至少有助于我们观赏《罗马》一类电视剧。(文/李大卫)